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 Tianj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专家谈农作物涝灾补救的措施
2012-08-10 12:33:03   来源: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推广处   点击:

 \

一、水稻采取如下抗灾补救措施:

(一)尽早排除积水。涝灾后应迅速组织人力,集中一切排水设备,进行排水抢救。先排高田,争取让水稻叶尖及早露出水面,尽量减少受淹天数,减轻损失。但在排水时应注意,在高温烈日情况下,不能一次性将水稻田水排干,必须保留适当水层,使水稻逐渐恢复生机。如果一次性排干田水,容易造成水稻枯萎,反而加重损失。在阴雨天,可以将田水一次性排干,有利于水稻恢复生长。

(二)加强田间管理。1、扶苗洗苗。稻田遭遇洪涝灾害,水质浑浊,含大量泥沙、污泥吸附在叶片上,会堵塞气孔,影响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如果洪涝过后遇高温会导致叶片组织坏死,影响产量。应在退水时,随退水捞去漂浮物,减少稻苗压伤和苗叶腐烂。在退水刚露苗尖时,可用竹竿来回振荡,洗去沾污茎叶的泥沙,进行洗苗。一般在水质混浊、泥水多的地区,容易积沙压伤植株。处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前期的秧苗,可随退水方向泼水洗苗扶理,清除烂叶、黄叶。洪涝期间,部分植株会倒伏,退水后应把倒伏的稻株逐株扶正。扶苗时要小心,避免断根伤叶。如果叶片仍带有污泥,应用清水冲洗干净,但不要再损伤茎叶,使其尽快恢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处于孕穗抽穗期、淹没时间在24小时内的稻田,当水退后应立即扶苗洗苗。

2、科学管水。洪水退后,要及时在田间四周开好排水沟,特别是低洼田一定要开沟排水,可促进根系恢复生长。然后采取科学的灌水方法,既保持稻株需水又保证土壤通气。对已进入孕穗抽穗期的稻田则应保持浅水层以养胎保穗;对已齐穗灌浆的稻田要运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法,切忌断水过早,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及时追肥。稻株被水淹没后,光合作用受阻,养分消耗较大,根系的吸收力弱,必须及时补充养分。追肥要在割苗当天或割苗后l-2天内进行,亩施尿素10-15公斤或水稻专用复混肥40公斤。此外,割苗后要将割下的稻草均匀放置行间,既能有效抑制稻田杂草,又能给稻田增加有机肥,利于再生稻高产。

4、综合防治病虫害。大水浸过的稻田,易发白叶枯病、纹枯病,中迟熟早稻和中稻,退水后要及时防治,防止“灾后灾”。每亩可选用20%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40克,5%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纹枯病;亩用20%叶枯宁(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25-150克、20%噻菌铜悬浮液100-125克或2%宁南霉素水剂25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白叶枯病。晚稻移栽前,一定要喷施一次保护药和“送嫁肥”,防治白叶枯病和稻蓟马。要密切注意灾后病虫发生动态,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喷药防治,确保灾后病害无大流行,虫害无大发生。

二、玉米灾后补救措施

(一)及时排水一旦发现田间积水,及早开深沟引水出田,以降低田间土壤和空气温湿度,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二)培扶植株涝灾常常引起倒伏。如果涝灾发生较早,植株可自行恢复直立生长。但目前玉米已处于长穗即将开采时期,植株已失去倒伏后恢复直立生长的能力,应当人工扶起并培土固牢。但应尽量不损伤新生出的气生根,并注意清除叶面泥沙,以恢复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

(三)松土散湿 当能下地时,及时进行松土和培土,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使植株根部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

(四)增施速效氮肥受涝玉米往往表现为叶黄、秆红,生长发育停滞;增施速效氮肥,可以改善植株的氮素营养,加速植株生长,减轻涝灾损失。

(五)加强病虫害防治连续降雨后,由于温度高空气湿度大,田间极易发生病菌性病害,且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喷洒杀菌剂。

三、棉花灾后补救措施

(一)加强棉田内“三沟”。实行深沟髙畦栽培,降低地下水位。

(二)及时排涝。做到雨停田中不积水。

(三)合理追肥。

1、汛期追肥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倡雨后合理追肥,特别注意不宜雨前追肥,追大肥,雨前追肥不仅容易造成追肥流失,同时会引起蕾铃脱落,棉株容易旺长,而且受淹后易死苗。

2、注意灾后追肥。排水后尽早追施提苗肥,主要追施易流失的氮肥和钾肥。对于受涝严重的棉田可以采用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加2%尿素叶面肥或复配棉花专用叶面肥。

(四)汛期土壤湿度大,棉株抗逆性下降,病虫害容易大发生,注意防治枯、黄萎病、烂铃病和盲蝽蟓、棉铃虫。

(五)受涝棉田灾后恢复。

1、对于淹没棉株顶部48小时的棉田,几乎不能恢复生机,可及时改种玉米、芝麻、大豆等接茬作物以挽回部分损失。对死苗缺株率超过10%的棉田可在缺株处套种大豆。对于苗、蕾早期棉株主茎上部枯死的受灾棉株,可剪去枯死部分,促进下部萌发再生新枝。

2、及时扶苗中耕培土。灾后倒伏棉株尽早扶正,扶正后培土,不宜直接用脚踩踏,以免对根部造成二次伤害。清理下部植株黄叶和污泥沾污老叶。破土松除板结,改善棉田环境。

3、酌情化调。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对长势一般棉田可不化控,对长势好的棉田可用缩节胺5-6克每亩化调,对长势偏旺棉田可加大用量。

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若作者或个人不同意刊载其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棉花遭涝灾补救办法
下一篇:天津雨后高湿玉米田现三代粘虫 需紧急除治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津沽惠农信息网 天津星火农业110科技信息网 天津农业科学院网 天津渔业网 天津科技特派员工作网

Copyright (C) 1999-2011 Tjagr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

津ICP备05010453号-1 制作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