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 Tianj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天津已成盐生植物种质基因库
2006-11-29 00:00:00   来源:北方网—天津日报   点击:

  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为加快滨海新区生态建设步伐,天津市将在滨海盐碱地治理及绿化等方面加强与中国林科院合作。近年来,与中国林科院联手从124个耐盐碱树种中成功筛选出的30个品种已在滨海新区绿化中发挥重大作用。据悉,从今年起,三年内,有关部门还将从国外引进栽培50种耐盐植物,建立适合本市环境的轻、中、重盐碱类型试验区,进一步丰富滨海新区植被。

  本市地处渤海之滨,地势低洼,土壤盐碱含量高,中度以上盐渍化土地约有300万亩,主要分布在滨海新区的塘沽、汉沽、大港、东丽、津南及宁河、静海等地。随着滨海新区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开发开放建设地区,治理盐碱地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紧紧围绕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中国林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市环科院、农科院、林业局等多家科研单位联合攻关,使滨海新区植被逐渐丰富。国家863项目——盐生植物园建设已基本完成,目前5公顷植物园内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了90%以上,成为我国北方盐生植物的种质基因库和滨海生态建设的大型苗圃。依靠转基因技术进行抗盐碱杨树良种的科研攻关也取得重大成功,在塘沽、大港等重盐碱地区,根据在不同类型盐碱地进行定植成活率、生长量的试验,探索出有较高价值的转基因抗盐碱杨树良种育苗技术,今年已有100万株转基因杨树全面栽植滨海。此外,为进一步丰富耐盐植物品种,本市将从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进挪威槭、欧洲七叶树、加拿大唐棣等耐盐碱植物50种,其中乔木27种、灌木23种。

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若作者或个人不同意刊载其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促进农村更快更好发展 本市举办新农村建设报告会 戴相
下一篇:天津东丽区现代农业拉长产业增收链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津沽惠农信息网 天津星火农业110科技信息网 天津农业科学院网 天津渔业网 天津科技特派员工作网

Copyright (C) 1999-2011 Tjagr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

津ICP备05010453号-1 制作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