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推动下,哈尔滨线下旅游同样火爆。据哈尔滨市文旅局大数据测算,元旦假期3天,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4倍和7.9倍。春节期间,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均达到历史峰值。
“当网红潮流成为过去式,想留住客流量、保持长久吸引力,就要关注当地文化和本地人,因为这些是无法复制的。”黄琢玮表示,尤其是要结合本地特色挖掘一些大众化、网红化口味以外的景点。“比如珠海,网红景点集中在南端、靠近澳门那边,但北边的高新区、海边也非常优美,也有充满历史文化的古镇,这些景点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兼具老牌旅游城市和“网红城市”双重身份的云南大理,如今正在精心塑造与“咖啡”有关的城市文化。现在游客前往大理,不光可以望苍山、观洱海,还能坐下来品尝不同品类咖啡,细细感受“咖啡之城”的魅力。
哈尔滨爆火,不禁令人想起此前出圈化身网红的城市:重庆、湖南长沙、山东淄博、四川理塘……这些城市特色不同、风格各异,它们以多样化的城市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去年古装剧《长月烬明》收视率喜人,细心的网友发现剧中墨河蚌族公主桑酒和东海蛟龙冥夜两个角色,恰好对应安徽蚌埠的两大地标建筑——张公山公园河蚌姑娘雕像、龙子湖畔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因此纷纷涌入蚌埠。蚌埠顺势开设《长月烬明》旅游专线,并在热门地点设置角色立牌供拍照留念;蚌埠市博物馆还开发了电视剧联名定制徽章。在与剧集联动之外,蚌埠也大力宣传当地特色小吃,一盘小龙虾、一杯冰酒酿、一份烧饼夹里脊,有网友直言:“我特意来蚌埠看冥夜和桑酒,吃了‘皖C三件套’,这个假期过得很开心。”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哈尔滨火了,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据新浪旗下微热点研究院数据,自2023年12月下旬,哈尔滨旅游的信息推送开始发力并保持领先优势,全网信息量超千万条,同比增长4倍。
黄琢玮以团队调研的例子作解释,“比如网友经常讨论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陕西凉皮等,但最终爆发的聚焦点是在‘长安’,也就是说作为‘网红城市’的西安,其话题、关键词是‘长安’。”黄琢玮表示,在社交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网友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比如说“长安”会联想到大唐盛世,说“南京”会联想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旅游尚未成行时,这些想象就会在脑海涌现,无比丰富,也加强了“网红城市”的话题度。
对于那些因影视剧而火的网红城市,政府别出心裁,让游客在打卡影视剧同款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的整体城市风貌。网剧《隐秘的角落》拍摄时在广东湛江赤坎老街取景。赤坎老街所属街道邀请文史专家为志愿服务队进行培训,以便志愿者向游人讲解老街历史和文化底蕴。
“很多外国游客就是在旅游中认识我们中国历史文化的。文旅融合能够将优秀历史文化与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相结合,展现中国优秀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这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方式。”黄琢玮认为。
俄罗斯极品女鲍戴着传统狍角帽的鄂伦春族人,牵着驯鹿走上中央大街,引得网友连连赞叹;胖成球的白狐狸乖巧地趴在游客怀里,眼睛舒服地眯成一条线,网友笑称“质疑纣王、理解纣王、成为纣王”;哈药六厂开放免费参观,芭蕾舞演员在富丽堂皇的大厅翩翩起舞,网友大呼“这下谁还分得清哈药六厂和卢浮宫”;还有精致的切片冻梨摆盘、索菲亚教堂上空的人造月亮……
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著称的福建泉州,结合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出了体验非遗泉州提线木偶戏的活动项目,游客欣赏木偶戏之余还能亲自尝试操控;同时,当地增设夜市、增加梨园戏、南音及高甲戏等剧团的夜间演出场次,为游客夜间旅游开拓了更多可能。
不难发现,一座网红城市无论因何走红,都在尝试走文旅融合的路径,让旅客在“网红城市”的“话题”“关键词”之外留下更多记忆。
去年5月,江苏省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通过其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刊发《淄博烧烤这么火,泰州可取什么经》,文章指出淄博对烧烤进行了久久为功的培育管理,从2015年开始持续规范管理烧烤市场,解决露天烧烤油烟污染、扰民等问题。淄博烧烤爆火后,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又执行政策到位,护航市场有力,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据此,相关专家认为,秉持游客至上的理念是城市发展旅游的重中之重,完善周到的公共服务是“留”住游客的重要一环。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黄琢玮建议从坚守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实现网红城市长红发展。“社会学有‘麦当劳化’‘迪士尼化’的说法,指的是标准化同时也会带来个性的丧失。”黄琢玮说,放在“网红城市”语境下可以理解为城市发展模式格式化、千篇一律,比如名头响亮却无当地特色的网红奶茶,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的烤冷面、炸串等小吃摊位,写有“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某某城市”的路牌等,雷同的城市设计令游客审美疲劳,因而只有挖掘、彰显自身独特性,才能加强城市生命力。
在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副院长王昕看来,在市民和游客对城市空间文化现有认知基础上,挖掘、放大空间和文化活动特色,从而形成该城市的标志性文化概念。这种文化概念借由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形成大众对城市的“不在场关注”和“在场体验”。“例如喝一杯茶颜悦色,排一顿文和友,这些都是长沙的标志性消费符号。”王昕表示,不在长沙的游客通过网络围观进行“不在场关注”,来到长沙的游客通过打卡拍照上传社交媒体的方式分享“在场体验”,这一过程循环传导,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成为自发参与和打造“网红城市”的重要力量。
更重要的是,“服务意识是长期形成的”,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表示,短期、集中为旅客作出改变,或许能解一个旅游旺季的燃眉之急,但建立更加平等的“友好型市格”、不断完善配套和公共服务,才会让“网红城市”红得长远。
“新媒体加速发展的时代,社交媒介构建了一种无需面对面也能交流的社会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所有网友都有描述一座城市的权利。关于它的信息流动起初可能杂乱无序,但慢慢汇聚到一些节点上,这些节点最后就会成为关于网红城市的‘话题’。此后,叠加新媒体时代信息的高速传播,一个具有话题度的城市就会以很强的冲击性和爆发力形成一座‘网红城市’。”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黄琢玮分析。
196.35MB
查看563.90MB
查看12.3MB
查看510.28MB
查看525.15MB
查看765.66MB
查看969.52MB
查看770.79MB
查看607.35MB
查看616.99MB
查看935.83MB
查看449.89MB
查看449.74MB
查看165.89MB
查看471.48MB
查看291.95MB
查看415.23MB
查看737.91MB
查看155.12MB
查看962.29MB
查看847.25MB
查看327.21MB
查看198.46MB
查看595.93MB
查看751.20MB
查看654.91MB
查看638.50MB
查看650.31MB
查看312.65MB
查看318.71MB
查看691.74MB
查看247.49MB
查看453.76MB
查看333.60MB
查看113.17MB
查看212.58MB
查看116.50MB
查看696.83MB
查看787.34MB
查看418.71MB
查看570.92MB
查看472.54MB
查看678.85MB
查看211.37MB
查看812.67MB
查看998.96MB
查看721.84MB
查看187.80MB
查看141.31MB
查看686.99MB
查看977.72MB
查看130.19MB
查看874.41MB
查看564.24MB
查看990.93MB
查看119.56MB
查看205.39MB
查看491.44MB
查看143.58MB
查看720.68MB
查看482.40MB
查看399.52MB
查看753.85MB
查看286.78MB
查看749.13MB
查看603.54MB
查看798.36MB
查看664.26MB
查看597.35MB
查看368.34MB
查看754.51MB
查看247.56MB
查看288.38MB
查看299.72MB
查看428.66MB
查看469.53MB
查看658.23MB
查看832.46MB
查看849.39MB
查看710.29MB
查看803.19MB
查看293.32MB
查看620.80MB
查看861.76MB
查看321.19MB
查看209.44MB
查看304.90MB
查看474.68MB
查看637.31MB
查看598.83MB
查看163.91MB
查看331.90MB
查看875.35MB
查看284.90MB
查看548.40MB
查看376.94MB
查看892.41MB
查看344.60MB
查看421.13MB
查看518.61MB
查看455.62MB
查看538.28MB
查看985.78MB
查看765.10MB
查看
491 抚顺nq
网络视听主题宣传论坛在青岛举行✇
2025-07-02 16:41:02 推荐
460 188****8048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放媒体报名✏
2025-06-30 05:59:30 不推荐
103 152****8721
第33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材料7月5日开始公示✓
2025-07-01 01:00:29 推荐
39 英勇消防员增强版
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南京仙林街道:为百姓办好小事是最大的荣耀✖
2025-07-01 21:17:14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