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又到了萝卜大量上市的时候。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同样是萝卜,可是各自的身价却相差不少,每公斤从2元到6元不等,有的还突破了8元。透过价格看本质,萝卜能卖上高价,这其中必有强大的推力。这推力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品牌的力量是无穷的,品牌是农产品身份的体现,有品牌才有价值,打造知名品牌才有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萝卜卖出苹果价,这事给我们启发。这说明,农产品并不是廉价的代名词,优质农产品打出品牌,同样能得到市场认可。作为走沿海都市型农业路线的天津市,并不缺乏优质的农产品,但是在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却并不多见。有好产品,却缺少好品牌,不得不承认,这是天津市农业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目前农产品品牌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是多数农产品品牌规模较小,且经营分散,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辐射带动力不强;其次,从农产品科技创新来看,现有农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更少,农产品品牌的科技含量低。此外,农产品对自然环境的依附性较强,许多产品依赖于独具的地域特征,离开了这些自然条件,农产品的品质质量较难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品牌做大做强的障碍。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已成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然而,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仅仅依靠企业、农民或某个部门就能做成的。在推动品牌农业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又要尊重市场的规律。各级政府要搞好顶层设计,根据各自特色资源优势,制定品牌农业发展规划,在推行标准化、增加科技投入、挖掘文化内涵、拓展营销渠道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和品牌战略意识,还要建立品牌定位、品牌营销、品牌维护等系统的品牌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