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 Tianj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首页 > 农业标准 > 正文

有机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2016-02-02 13:45:29   来源:水果信息网   点击:

    发展有机生产是人类和谐利用环境、实现安全生产和消费的重要途径,笔者以生产栽培的实际情况和“GB/T 19630-2005 有机产品”为基础编写了其规程,仅供有机生产者参考。

  1园地选择与规划

  1.1园地要求

  园区应地形开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灌水良好,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其生态环境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pH值以6.5~7.5为宜且土质较疏松;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1.2规划

  生产区域应边界清晰,并建立以田间道路、天敌栖息地、大棚或其他农业生产等为基础的缓冲带,同时尽可能避免有机生产、有机转换生产和非有机生产并存,如出现平行生产,则必须制订和实施平行生产、收获、储藏和运输的计划,具有独立和完整的记录体系,能明确区分有机产品与常规产品(或有机转换产品)。

  2建园

  2.1品种选择

  在南方产区应选择抗病、抗逆性好且品质优良的早中熟欧美杂交种如巨峰、希姆劳特等。

  2.2栽培方式

  宜采取避雨栽培方式,架式可结合避雨栽培条件选用双十字“V”形架、飞“鸟”形小棚架或平棚架。在使用塑料薄膜时,只允许选择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产品,并且使用后应从土壤中及时清除,禁止焚烧,禁止使用聚氯类产品。

  3植株管理

  有机的植株管理同常规生产,如根据品种特性、架式特点、树龄、产量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强度及更新方式,进行合理的冬季修剪;在生长季节,采用抹芽、定枝、新梢摘心、副梢处理等夏季修剪措施对树体进行整形控制,增强通风透光,以减轻病害发生。为提高果实品质,在果实成熟期前20天~30天,可以对进行环割,环割宽度一般在3mm~5mm。

  4花果管理

  采用疏花、疏果、疏穗、疏粒等常规方式对果穗进行处理,以控制产量、提高果实的品质。进入盛果期的园,亩产一般控制在1250kg以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禁止使用任何激素如赤霉素、CPPU等对果穗进行拉长或膨大处理。

  5土、肥、水管理

  5.1土壤管理

  5.1.1中耕与深翻

  生长季节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松土深度10cm ~20cm;每年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全园深翻,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cm~40cm。

  5.1.2生草与覆草

  有机园应提倡生草覆草技术,这样既有利于保墒和保持土壤肥力,减轻日灼、气灼等生理病害的发生,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有机园区进行生草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园区的草资源,对高杆杂草加强管理,使其不影响的生长,另一方面可以在4月份前后,在行间种植不含转基因的白三叶草(应使用经过认证过的有机草种)。覆草时间一般在7月份前后,将其刈割后覆盖在树根周围。

  5.2施肥管理

  5.2.1肥料要求

  生产前期可购买认证过的有机肥;持续有机生产园区应制定土壤有机培肥计划,如在自身生产园区,结合“园区生草-养殖业(养鸡、鸭、羊)”等进行绿肥或堆肥。绝对不能使用化学肥料、不能使用含有转基因的物质如转基因豆粕或经任何化学处理过的物质作为肥料,限制使用人粪尿,必须使用时,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

  补充钾肥可用草木灰,补充磷肥可使用高细度、未经化学处理的磷矿粉。在施用磷矿粉时应与农家肥经充分混合堆制后使用。

  5.2.2施肥

  在生长季节培肥的基础上,以施基肥为主,秋季施入,每666.7m2施入1000kg~1500kg有机肥。双十字“V”形架、飞“鸟”形小棚架栽培采用沟施,在行间挖条状沟;平棚架栽培在树冠外围挖放射状沟或环状沟。沟深30cm~40cm。

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若作者或个人不同意刊载其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有机食品红枣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下一篇:我国完善复原乳鉴定标准 行业标准修订出台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津沽惠农信息网 天津星火农业110科技信息网 天津农业科学院网 天津渔业网 天津科技特派员工作网

Copyright (C) 1999-2011 Tjagr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

津ICP备05010453号-1 制作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