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后期如何使用乙烯利
2006-11-21 00:00:00 来源: 点击:
在棉花生长后期使用乙烯利,已经成为一种很受棉农欢迎的增产技术。特别是各地的一些棉田,有的因为持续干旱,棉花滞育;有的因为播种出苗较晚;或有些麦套棉发育晚等多种原因,造成一些晚熟棉田,即秋桃比例大,晚熟。不仅直接影响了棉花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而且还影响工业用棉和棉农的经济收入。所以促使棉花后期早熟,是棉花生产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棉农的迫切要求。
据研究,乙烯利有促进向棉纤维和种子运送有机物质,使棉纤维和种子量增加,铃期缩短,提早吐絮的作用。据试验,棉田后期施用乙烯利得当,不仅可使在霜前或拔棉柴前不能正常成熟的晚秋桃提早成熟8—15天,霜前采棉量增加20-30%,而且还能促使棉花吐絮集中,提高棉花的光泽度和纤维品质,增加优质棉,增加棉农的经济收入,据调查,适时喷施乙烯利比不喷的,霜前花率增加 20-40%,亩增加收入56-78元。还可提前拔棉柴7-10天,有利于下茬小麦的适期播种。但如果施用不当,也会得不偿失,造成减产。
那么,在棉花生长后期,怎样使用乙烯利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
一、棉田的选择
用乙烯利催熟棉花,要选择发育晚,秋桃比例大,贪青晚熟的棉田;或秋桃多,吐絮迟,等待秋种拔柴的田块等,不催熟影响下茬适期种植。但对早衰棉,黄瘦棉或吐絮比较集中的棉田,不可用乙烯利催熟,因为乙烯利不仅有催棉铃早熟的作用,而且也能催棉叶早落。实践证明:不从实际情况出发,随便喷施乙烯利反而会造成减产一成以上的损失。
二、催熟棉花应掌握的原则
1、合理用药
大部分棉铃的铃龄期需在45天
以上,为安全有效铃期。铃龄期不够,
喷施乙烯利,会逼裂幼铃造成减产。秋桃过多的棉田,特别是晚秋桃偏多,铃龄期差距大的,最好能分期分层喷施乙烯利。先喷施中下部棉铃,间隔一段时间,再喷施上部棉铃,效果较好。
2、用药时间
向棉花喷洒乙烯利,既要考虑棉铃的发展情况,又要考虑当时当地的气温变化。如果喷药过早,由于气温偏高,会使叶片过早衰老脱落,棉铃干枯造成减产,而达不到催熟作用。最适宜的喷药时间,应在当地枯霜期之前 20天左右,日最高气温达到20~C以上,及时喷洒效果最好。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3、适宜的施药量和浓度
在适宜的喷药时间内,用有效成分为40%的乙烯利,每亩100—150克,加清水50-60公斤,均匀喷洒即可。如果喷药时气温较高,棉株长势较弱,可适当减少用药量;如果喷药时间晚,气温低,棉株长势较强,则可以适当加大用药量。
4、在喷洒乙烯利的同时,应将棉株上部新长出的嫩枝,花蕾和生长期不足35天的棉铃全部剪掉,以改善棉田通风条件,集中养分,使其他棉铃早成熟,早吐絮。
三、注意事项
1、喷药后6小时内降雨,需重喷。
2、喷药前先摘收吐絮棉铃,喷药后吐絮的不能再做种子棉。
3、乙烯利原液是酸性溶液,加水稀释后,PH值会发生变化,所以要随配随用,不宜久存,不能与碱性农药混配。 ’
4、注意安全,乙烯利虽是低毒,但具有强酸性,用时应注意防止药液接触皮肤,衣服等,喷药后要及时用肥皂水洗净手、脸、皮肤、衣物,刷洗喷雾器的金属部件,以防腐蚀受损。
采编:津沽农业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优质牧草品种--菊苣
下一篇:玉米化空的技术要点
分享到: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