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条件 符合DB22/T946—2001的规定。
2.设施要求 标准化日光温室或农膜大棚。
3.品种选择吉粉3号、L402、佳粉1 5、东农704、中杂9号、毛粉802、沈粉3号、圣女等。
4.育苗
(1)种子处理
①消毒:把已选好的种子用10%磷酸三钠浸20~25分钟,用清水冲洗附着在种子表面的药物后,把种子置于50~55℃的恒温水15分钟进行消毒。然后将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6~8小时,再用清水投洗数遍,经晾干呈“散落状”。
②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置于23℃~25℃的条件下进行催芽,催芽时,使种子湿润,透气性好,受热均匀。见芽时把温度降到20~23℃。当出芽率达70%时播种。
(2)营养土配制与消毒
①营养土配制:播种用床土可用4份腐熟有机质和6份田土配成。
分苗用营养土方,应按5份腐熟马粪(或草炭土),2份陈炉灰(土质不粘可不加炉灰而稍增加有机质即可),l份腐熟大粪面,2份田土的比例混合后,在每m3混合土中再加入1 kg磷酸二铵(pH值6.0~6.5)和泥做方。土方的规格为8cm x8cm或10cm×10cm,厚度7cm。如有机质在混合物占的比重不足60%,可采用不和泥的方法,最好是用纸筒或营养钵育苗。
②床土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用床土混合下铺上盖。
(3)苗期管理:春季注意保温,秋季注意放风降温,培育适龄壮苗。
①温度管理:播种至出土,白天25℃~28℃,夜间1 8℃~20℃;出苗后到第一真叶期,白天20℃~23℃,夜间1 2℃~14℃;l~5片真叶期,白天22℃~25℃,夜间前半夜14℃~17℃,后半夜1 2℃~1 3℃;5~6片真叶期(在倒一次土方的同时),白天25℃左右,夜间1 6℃~1 8℃,3天后逐渐降温,白天22℃~25℃,夜间前半夜14℃~1 7℃,后半夜1 2℃~1 3℃。在7~8片叶时,白天20℃~22℃,夜间10℃~1 2℃。从定植前7~1 O天开始,白天1 8℃~20℃,夜间6℃~8℃。
②水肥管理:土方育苗时,除播种和移苗时浇透水之外,一般土方刀口不裂开不浇水。定植前1~2天应浇透水,把土方润开。苗期用03%的磷酸二氢钾或磷酸二铵液进行2~3次叶面追肥。
③壮苗标准:日历苗龄70~75天,株高20cm,茎粗5~7mm,真叶7~8片,叶色深绿,80%现蕾。
5.田间管理
(1)定植:春季当10cm土温稳定通过10℃~1 2℃;秋季在下午或阴天进行。
(2)田间管理
①及时中耕松土、插架绑蔓、灌水。
②整枝:实行单干整枝,第一花序下的侧枝长到5cm左右时及时摘除,每株留3穗果,最后1穗果上部留2片叶摘心。生育期间及时打杈,第一穗果采收后,将茎部的老叶和病叶及时摘掉。
③蘸花和疏花:从每花序有50%开花开始,每隔1~2天在上午1 0时和下午3~4时,喷25~50ppm的番茄灵,防止重复喷花,结合疏花,每穗留4~5个果。
④通风:根据棚内湿度高低,天气阴晴,风力大小和植株长势等确定通风时间、部位、大小。一般在晴天棚温达20℃和阴天25℃开始通风(阴雨天也要短时间通风)。如果夜间外界最低气温达10℃以上,日落后通风1~2小时;1 4℃以上,可昼夜通风。
开始将棚两侧底边膜掀开进行小通风,随着温度的升高,把通风口逐渐扩大,到6月中下旬把四周薄膜全部往上卷,固定在1~1.5m处,昼夜进行通风。
(3)施肥
①基肥:可施用腐熟好的大粪或鸡粪,有机肥施用量是7.5~1 2.O万kg/ha,并配合施入磷酸二铵300kg/ha和硫酸钾50kg/ha。
②追肥:在植株开花后、果实膨大前开始追肥,追施腐熟发酵有机肥1~2次。
③不允许使用的肥料: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6.病虫害防治
(1)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进行。
(2)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7.采收要求
(1)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后适时采收,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2)产品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5005—2001的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的要求。
无公害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要点
2006-11-21 00:00:00 来源: 点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怎样使用沼液防治蔬菜病害
下一篇:大棚韭菜套种丝瓜高效栽培技术
分享到: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