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北地区大白菜播种期一般在立秋节前后,也就是8月8日前后,此时也正值雨季,如果赶上多雨的年份,特别是粘壤土地块,田间或积水、或湿粘无法整地做畦,也就难以按期播种,往往错过适宜的播期,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如何弥补?
第一、育苗移栽:进入7月中旬即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预报,如果预报7月下旬-8月上旬出现多雨甚至雨涝气候,对于长生育期的大白菜品种如秋绿75、秋绿80、津秋1号和津秋78等,可采取育苗移栽的方式避开雨涝期。一般苗龄20天左右,在8月25日左右定植后雨季基本结束,即使再有雨,因为此时苗子已有5-6片叶,不会受到太大的不良影响。具体做法是:1、有条件的可就近联系育苗基地(天津农科院新技术产业园区武清基地、宝坻区农业局生物中心糙甸育苗基地等),说明育苗品种、数量和定植时期即可,因为育苗基地都具有降温防虫温室设施,温度、湿度条件可人为控制,育出的苗子较健壮,易缓苗。一般育苗时间要比直播时间提早5天左右即可,苗龄20天左右即可定植。2、农户也可自行育苗,选择地势较高、易排水的地块搭建防虫网棚,棚顶部用塑料薄膜盖住防雨,并用遮阳网盖住降温,四周开放通风;也可采用现有的大棚加防虫网和遮阳网,将四周的棚膜打开通风即可。育苗场地的大小根据育苗量决定,如果采用72穴的穴盘育苗,1亩地用3000棵苗,有15平方米的育苗场地即可。由于此期气温较高,难以人为控制温度,苗子易出现徒长现象,因此可通过控水的方式控制徒长。
第二、播种后加盖遮阳网:如果在立秋前少雨或无雨,田间正常整地做畦,播种后2-3天内有雨,可采用遮阳网在播种后覆盖到田间,能够起到防雨拍的作用,避免雨将地表拍实结成硬壳影响出苗,出苗后要及时将遮阳网掀开,否则小苗钻进网内揭网时容易被带出,另外还要注意播种后将排水口放开,以免畦内积水。但这种方法只对小到中雨有一定作用,遇大雨则效果不佳。
第三、选用短生育期的品种直播:如果没有育苗又因连续降雨错过了正常播种期,或将已播种田块浸泡难以出苗,可选用短生育期的早熟品种延后播种,因为此类品种生育期短(60天左右),早熟性好,晚播几天到立冬前后也能正常结球,最迟在8月25日前播种即可。只是这类品种棵型稍小,单株重量稍低,可采用密植的方式弥补。这类品种包括青麻叶类型的秋绿55、秋绿60、珍绿52、珍亮等;黄心直筒类型的津白56;直筒叠包类型的津秋606、珍绿6号、希望等;小棵黄心类型的津秀2号、津秀1号。
第四、选用速生苗菜品种直播:这类品种生育期更短,一般在25天-35天即可采收上市,对播种期要求不严格,从7月中旬到9月下旬随时都可播种,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只是前期温度高生长速度快,20天左右即可收获,后期随着气温下降,生长速度减慢,30天左右上市,因其品质优、商品性好,其销售价格均高于大白菜。这类品种包括苗菜专用品种“速生快绿”、快菜品种“30快菜”以及快菜和球菜兼用的品种“速生8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