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 Tianj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泰国笋壳鱼池塘养殖
2012-09-11 17:20:19   来源:中国渔业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点击:

         在育苗池塘直接养成商品鱼。笋壳鱼有穴居的习性,在池塘中需放置管状人工鱼巢,有效扩大笋壳鱼穴居性的养殖生态面积。当鱼苗规格达到体重30~50克、全长12~14厘米时,要及时开展饵料驯化,驯化期需要1~2周。为适应泰国笋壳鱼不喜游动的特性,每亩需分布10~16个饵料吊篮,要防止塘底淤泥对饵料污染,吊篮应距离池底约20厘米。把经加工后清洁的冰鲜鱼肉碎块,于每日黄昏时投喂,次日早晨检查摄食情况并清洗吊篮,根据摄食量,酌情增减投喂饲料量。

          驯化吃食人工合成粉状饲料,可采用鱼糜与人工合成饲料混合加工成块状投喂,并逐步过渡到全部用人工合成饲料,人工合成饲料蛋白含量不低于38%,可使用甲鱼、鳗鱼、河鲀鱼饲料。投喂冰鲜鱼块饵料系数:6~8,投喂人工合成饲料饵料系数:2~2.5左右,在温度适宜条件下,6~7个月可达到商品规格。初次养殖笋壳鱼,选一次养成方式为宜,但养殖鱼的规格差异性较大。

         从育苗池选择30~50克以上不同规格的鱼种,分规格在池塘中养殖,可避免因规格差异造成的自相残食。选择池塘面积3亩为宜,通常不大于6~8亩,水深1.5米,淤泥少,水源良好。

        放苗前要进行清塘消毒,除去杂鱼类,塘底要布设人工鱼巢,可采用直径11厘米、长35厘米的塑料管,用两根2米长木条,将9个塑料管扎成排,视养殖密度每亩约60排,人工鱼巢管要离开塘底20厘米,用桩架固定,并稍倾斜,避免管内积聚泥土、鱼粪。人工鱼巢是增加养殖密度,提高产量的重要方式。养殖密度:每亩放养笋壳鱼大规格苗种3000~3500尾,同时放养白鲢50尾及青虾20公斤。白鲢、虾与笋壳鱼的混养,构成了良好的食物链,虾不仅是笋壳鱼的最佳饵料,同时也有效地起到清理剩余饵料,保持水质稳定的作用。这种养殖商品鱼的方式,规格差异性比一次直接养成要好。喂养方式与前同。

    珠江水产研究所 陈永乐

    海南三亚断山渔业有限公司吴光明

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若作者或个人不同意刊载其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稻田养殖基围虾
下一篇:黄鳝网箱养殖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津沽惠农信息网 天津星火农业110科技信息网 天津农业科学院网 天津渔业网 天津科技特派员工作网

Copyright (C) 1999-2011 Tjagr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

津ICP备05010453号-1 制作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