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 Tianj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当前对虾养殖存在的六大误区
2016-03-04 11:20:35   来源: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点击:

  误区一:长期不进行清池

  因养虾生产中有不清池也获得成功的例子,有些用户为省时、省费而不进行清池。这种侥幸心理往往引起严重后果。清池的主要目的有二个:一是将池底多年淤积的老化黑泥等有毒物质除去。二是去除池中有害细菌、病毒、微生物、寄生虫等有害危生物,从而为对虾提供一个适宜、安全、舒适的养殖环境。

  误区二:认为多放对虾苗产量高

  从近几年的实践可以看出,不论精养还是粗养,池塘放苗密度过高时,会导致虾个体小、长得慢、发病早,产量低。虾苗的密度大小与池况、水质、饵料、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要想养虾安全系数大,成活率高,放苗宁少勿多,建议放

  养1cm以上虾苗,精养池2~2.5万尾/亩,粗养池4 000~5 000尾/亩。

  误区三:认为鲜料优于配合饵料

  鲜料养虾生产速度大于配合饵料,但因此认为喂鲜料好是不科学的。原因为:一是鲜料中有时带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可以直接感染虾体,使对虾发病机率增加。二是喂鲜料污染水质,尤其是在目前换水量较小的前提下严重败坏水质。三是鲜料不如配合饵料营养全面、因配合饵料有预防疾病药物。

  误区四:认为防病与否效果一样

  有不少养虾户认为,对虾早晚要发病,用药只能白白增加费用。目前,对于暴发性虾病,确实无疗效确切的药物,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可以减少发病机会,从而使养虾成功。防病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入手,环环相扣,应重点抓好池水消毒、饵料投药环节,切勿贪图省工、省钱而导致养虾功亏一篑。

  误区五:认为水质调控与否一样

  养虾的关键是养水,养水的关键是人工调控。水是决定对虾生存与否的必要条件。时至今日,仍有养虾户不根据实际情况,仍然大排大进,这势必引起虾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对虾发病死亡。养虾水环境一定要稳定,对于确定大小的池塘,养虾前期、中期每日换深度为5~6cm水为宜,后期可适当加大。

  误区六:认为光合细菌应用与否一个样

  虾池水质变化通常由底质变化引起的,换水只能改善池水,而不能改善底质和消除产生有害物质的根源。光合细菌能利用水和底泥中残留的有机物质、氨及硫化氢等,特别当底层溶氧减少,有机污染物较多时,光合细菌活动更为激烈。在基本不换水情况下,要保持较好水质环境,可施用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可以起到以菌攻毒,以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功效。

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若作者或个人不同意刊载其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龙虾(克氏螯虾)的沟渠、池塘养殖
下一篇: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津沽惠农信息网 天津星火农业110科技信息网 天津农业科学院网 天津渔业网 天津科技特派员工作网

Copyright (C) 1999-2011 Tjagri.ac.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

津ICP备05010453号-1 制作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